乙肝病毒(HBV)標準品的來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一、感染者樣本
慢性肝炎患者血清
來源:從乙型肝炎表面抗原(HBsAg)及e抗原(HBeAg)陽性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分離HBV毒粒。
處理方式:
直接離心:血清經3000r/min離心15分鐘后取上清備用。
免疫沉淀法:將患者血清與抗-HBs血清混合,通過緩沖液反應和離心獲得HBV毒粒沉淀。
超離心法:直接分離血清中的HBV毒粒,沉淀經磷酸緩沖鹽水(PBS)洗滌后重懸保存。
用途:用于HBV-DNA聚合酶活性測定、病毒復制研究及診斷試劑開發。
隱性感染者與帶病毒者樣本
特點:部分HBV攜帶者表面抗原陰性,但血液中仍存在HBV-DNA,需通過高靈敏度檢測篩選。
應用:用于研究HBV隱性感染機制及診斷試劑的靈敏度驗證。
二、基因工程與重組技術
重組HBV假病毒
制備:通過基因工程技術構建含HBV基因的假病毒顆粒,模擬真實病毒結構和功能。
優勢:無傳染性,適用于藥物篩選、感染機制研究及診斷試劑評價。
HBV核酸標準品
來源:通過化學合成或PCR擴增獲得HBV-DNA片段,經定量后用于方法學驗證。
定值技術:采用數字PCR或實時熒光定量PCR進行精確量值賦值。
用途:校準HBV-DNA檢測試劑,確保結果準確性。
三、國際標準品與協作研究
WHO HBV DNA國際標準
來源:由世界衛生組織(WHO)組織全球實驗室合作研究制備,如第五代HBV DNA國際標準(NIBSC代碼22/120)。
原料:來源于單個供體的A2型HBsAg亞型adw2病毒,經凍干處理后分裝。
校準:通過國際單位(IU)進行量值溯源,確保全球檢測結果可比性。
用途:用于HBV核酸擴增技術(NAT)中二次參考試劑的校準。
區域性協作研究
中國國家定量標準品:由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組織全國10個省市收集樣本,篩選HBV DNA陽性血清,經Roche定量PCR試劑確證后制備。
歐洲Eurohep參考:提供HBV基因分型標準品(如B型、C型),用于診斷試劑的分型準確性評價。
四、商業化標準品
企業研發產品
代表:如BNCC提供的HBV DNA標準品(編號BNCC381942),通過數字PCR定值,濃度為(7.0±1.4)×10? copies/mL。
用途:用于方法建立、工作標準賦值、方法確認與評價及產品質量控制。
診斷試劑配套標準品
來源:由診斷試劑生產商提供,與試劑盒配套使用,確保檢測系統性能。
特點:經嚴格質控,符合國際或國家標準要求。